使用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测量卫星 (TESS),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称为 12 Boötis(或简称 12 Boo)的双星系统的光变曲线中检测到类太阳振荡和椭圆体变化。 8 月 3 日发表在 arXiv 预印本服务器上的一篇论文报告了这一发现。
在像我们的太阳这样的冷星(有效温度低于 6,500 K)中,近地表对流驱动和抑制广泛频率范围内的振荡。 这些振荡被称为类太阳振荡。 发现和研究这种振荡对于测试各种恒星模型至关重要。
距离地球约 122 光年的牧夫座 12(其他名称为 HR 5304、HD 123999、TIC 418010485)是牧夫座中的一个明亮双星系统。 它由两颗质量约为 1.4 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组成,位于一个略微偏心的 9.6 天轨道上。
现在,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 Warrick H. Ball 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报告说,12 Boötis 表现出类似太阳的振荡和椭球变化。 该发现基于对 2020 年初获得的 TESS 光曲线的分析。
天文学家在论文中写道:“我们在这里展示了我们对 12 Boo 的 TESS 光曲线的分析,其中包括首次检测到该系统中的类太阳振荡和椭球变化。”
通过分析 TESS 光曲线,该团队对系统中的主要恒星 12 Boo A 中的类太阳振荡进行了边缘检测。 这些数据还使科学家们能够识别出明显的椭圆体变化,并在 TESS 轨道起点附近恢复了几天的数据。
根据该论文,类太阳振荡结果不够清晰,无法明确测量 12 Boo 的单个模式频率,这可以更多地阐明系统的性质。 然而,天文学家设法将全球星震参数和对光谱能量分布 (SED) 的精确拟合结合起来,为这个双星的已知特性提供了新的限制。
研究发现,12 Boo A 的半径约为 2.45 个太阳半径,光度约为 7.53 个太阳光度。 这颗恒星大约是太阳的 1.9 倍,其光度为 4.69 个太阳光度。 两颗恒星的年龄都为 26.6 亿年,金属丰度约为 -0.065。
该研究的作者指出,他们的结果显着改善了文献中报道的 12 Boo 的特性。 他们补充说,为了了解其各个模式频率,需要对该系统的光曲线和功率谱进行更复杂的分析。